中藥零食 不能想吃就能吃
發(fā)布時間:
2015年12月25日
瀏覽量:
當你聽到“看中醫(yī),吃中藥”時腦海里浮現(xiàn)的是什么畫面?小編是這樣的:斑駁的藥柜,金黃色的小秤,黃色的牛皮紙,形狀各異的中草藥,藥罐里的藥冒著熱氣,各種迥異的味道撲鼻而來……一只手捏鼻,一只手灌藥,或許還在旁邊準備好一杯濃濃的糖水!你是不是這樣吃藥的?當然也有朋友另辟蹊徑吃起了中藥小零食,以此代替中藥。小編今天要告訴你,中藥零食代替中藥沒吃對也會適得其反,得不償失。
中藥零食含有中藥材成分,中醫(yī)用藥講究辨證、因人而異,一種藥材并不能適用于所有人群。中藥零食雖美味,但它首先是“藥”,然后才是“零食”,既是藥,就不僅不能多吃,還要學會對癥吃。有適應(yīng)癥的人吃對癥的中藥零食,可以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享受健康,而沒有對應(yīng)癥狀的人吃多了反而會對健康產(chǎn)生不良影響。
有哪些常見的中藥零食呢?
1.阿膠蜜棗難消化的“甜蜜”
阿膠蜜棗的主要成分是大棗、阿膠。阿膠有補血、滋陰潤燥的功用,紅棗味甘性溫,可以健脾生血,有助于改善面色黃白、心慌怕冷、神疲倦怠、四肢乏力等癥狀,適合體虛、血虛者和產(chǎn)婦食用。
食用注意:阿膠滋膩、難以消化吸收,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,每天不要多于10顆。
另外,現(xiàn)在市面上所謂的阿膠蜜棗并沒阿膠成分,自然也沒有阿膠補血、滋陰潤燥的功用,且含糖量大,需謹慎食用,不宜過量,糖尿病患者忌食。
2.黑芝麻糊慢性腸炎及腹瀉者需謹慎
黑芝麻糊也是民間傳統(tǒng)的養(yǎng)生零食,有滋養(yǎng)身體、補充熱量、烏潤頭發(fā)等作用,因為有保健作用而且香濃可口,是很多腦力勞動者必備的辦公和學習搭檔。
中醫(yī)中藥理論認為,黑芝麻具有補肝腎、潤五臟、益氣力、長肌肉、填腦髓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、須發(fā)早白、脫發(fā)、腰膝酸軟、四肢乏力、步履艱難、五臟虛損、皮燥發(fā)枯、腸燥便秘等病癥,在烏發(fā)養(yǎng)顏方面的功效,更是很多愛美女性的最愛。但是芝麻糊不易消化,有腸胃疾病的朋友們往往消化能力較弱,要是在食用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往往就會導致病情的加重!患有慢性腸炎、便溏腹瀉者需謹慎食用。
3.茯苓餅糖尿病患者不宜
茯苓性味甘平,健脾、利食,吃茯苓餅有助于提高食欲、促進消化。適應(yīng)愛挑食的兒童、體質(zhì)虛弱的老人。茯苓可以止瀉,經(jīng)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適量食用。
食用注意: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餅里添加了蜂蜜、白砂糖等原料,含糖量較高,故糖尿病患者需謹慎食用。
4.桂圓過食桂圓易上火
桂圓甜甜的滋味一直都是讓人難以忘懷,但桂圓對于一些肝火旺盛的朋友也是不好的,過食桂圓吃多了會讓人上火,要是肝火旺盛的人吃多了就會很容易誘發(fā)一些疾病!
5.涼茶降火不能當水喝
涼茶的主要成分是菊花、金銀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。具有清熱除濕、滋陰去火的作用。適應(yīng)經(jīng)常面紅目赤、急躁多語、牙齦腫痛、口腔潰瘍,大便干結(jié)不通暢,喜歡喝冷水吃冷食者。高血壓、心臟病患者中有熱性癥狀的適量飲用也可降燥。
涼茶不宜喝太多,更不能拿來當水喝,過量喝涼茶會損耗人體的陽氣。每天喝200400毫升,不宜再多。面色偏白、氣短懶言、容易疲勞、手腳冰涼、大便較稀者為寒涼體質(zhì),寒涼體質(zhì)的人盡量不要喝涼茶。
6.龜苓膏脾胃虛弱者不宜吃
龜苓膏的主要成分是龜板、土茯苓、生地黃、蒲公英、金銀花、菊花等。具有清熱解毒、滋陰補腎、消除暗瘡、潤腸通便作用。
適宜口干心煩、面部痤瘡、習慣性便秘的陰虛之人,可緩解陰虛癥狀。
7.薄荷糖多服損肺傷心
通常我們都喜歡飯后吃幾粒薄荷糖,或者用來清新口腔空氣;對于希望提神醒腦的上班族而言,薄荷糖更是經(jīng)常食用的零食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薄荷其實也是一種中藥。
薄荷糖中含有薄荷,薄荷土名叫“銀丹草”,廣泛用于驅(qū)風、防腐、消炎、鎮(zhèn)痛、止癢、健胃等藥品中。正宗的薄荷糖里含有少量的薄荷提取物質(zhì),有發(fā)散風熱,清利咽喉,透疹解毒,疏肝解郁和止癢等功效,有助于緩解感冒發(fā)熱、頭痛、咽喉腫痛、無汗、風火赤眼、風疹、皮膚發(fā)癢、疝痛、下痢及瘰疬等病癥。但是陰虛血燥,肝陽偏亢,表虛汗多者忌服。比如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中說,多服久服,令人虛冷;陰虛發(fā)熱,咳嗽自汗者勿施?!侗静輳男隆分姓f:(薄荷)辛香伐氣,多服損肺傷心,虛者遠之。故清新口氣也要適當,否則適得其反。
上一條
下一條


國華制藥.在線